博乐新闻

博乐体育:光伏行情的继续性存疑但“最坏时候”曾经过去

2024-03-13 09:50:4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月10日,占创业板指比重超过15%的第一大权重股宁德时代暴涨超14%,带动创业板指涨幅达4.6%,在“宁王”的带动下,新能源车产业链领涨全市场,其次就是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指数(931151.CSI)涨幅超3.8%。

  近期光伏的大幅反弹,一个原因归结于市场流传的“小作文”,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与人工智能概念站在了一起。

  首先是流传的“小作文”。近期有市场传言称要“取消风电、光电95%消纳比例的限制”。所谓“95%红线年之前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快速增长带来的弃风、弃光现象,博乐体育因此2018年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要求到2020年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要达到95%,实现新能源发电合理利用。虽然2020年之后没有新版政策公布,但“95%红线”成为行业约定俗成的评判标准。

  按照正常来说,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率是有助于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效率的,也能够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收益率。但是新能源发电有着极大的波动性,发电的波峰波谷现象是客观存在。在某些波峰时刻,大多时候都会存在发电量过高、下游消纳应用却不足的情况,因此为了满足“95%红线”的要求,新能源发电产业就不得不做两件事,一是做大分子,即在发电波峰时刻通过其它方式消纳,主要就是增加储能的应用,在发电波峰期给储能装置充电,减少弃风弃光。二是限制分母,即限制装机量的过快增长。

  但第一种做大分子的情况,其实客观上增加了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会有很多电网公司迫于“95%红线”目标加大储能装置的配置,由此其实反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收益率。第二种情况的影响就更简单了,就是影响新能源装机量的增长。

博乐体育:光伏行情的继续性存疑但“最坏时候”曾经过去

  所以“95%红线”目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能源发电的成本、降低了收益率,另一方面对下游装机量也是一种隐性的限制。而一旦取消这个政策限制,那么不仅下游装机量可能增长更快,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率也可能有一定的提升。

  事实上,新能源特有的发电波动性,必然存在一定合理的弃电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新能源发电并网价格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市场对于“经济性弃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同时,从欧美更加成熟的电网定价体系来看,近些年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提升,弃电率也是普遍在提升的,甚至已经超过了10%,不超过“5%”的弃电率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对于国内新能源发电的现状而言,一方面学界、业界都多角度地讨论过“95%红线”对当下新能源发展的限制,放开当前目标的限制是一种更加合理也更加经济的政策,更加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内蒙古、青海和西藏等新能源发电大省,都已经局部性地出现了新能源消纳难题,客观上突破了“95%红线”。所以无论是产业现状还是未来的发展,都会客观上推动“95%红线”目标的取消,而且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显然市场已经提前相信了这一政策目标会实现。

  而一旦取消这一限制,对于风光装机量的刺激将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驱动产业链利润的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供给过剩扭转的拐点很可能提前到来。资本市场因而提前大涨。

  另外一个流传甚广的则是“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市场有传言“英伟达CEO黄仁勋和OpenAl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均提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与新能源和储能紧密相关,特别是光伏和储能技术的进步”。

  从市场多方考证后的结论看,没有一模一样的话,但确实有类似逻辑。两位人工智能界的大佬共同逻辑都在于:人工智能带来的算力需求,背后都需要足够的能源支持。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推理阶段,谷歌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其与AI相关的能源消耗中有60%来自推理阶段。因此人工智能发展的背后,其实需要足够便宜的电力。马斯克在2月29日“博世互联世界2024”大会接受远程采访时,也曾经提到“现阶段是算力短缺,未来是电力短缺”。

  这些有相似逻辑的观点,拼凑一下,就得出了“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的观点。虽然这一逻辑未必有多严谨,但在多方面消息的加持下,市场显然是先行定价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能源革命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当能源需求短期内增加时,最先受益的反而可能是传统能源。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需要足够便宜的电力支撑,进而驱动新能源增长,两者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能源的种类不止一种,便宜的能源也未必一定是新能源。

  当然,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人工智能耗能大幅度增长,在全球“双碳”目标的约束下,新能源发电装机的增长也会更快,由此带来新能源投资机会也确实不容忽视。

  除了这些传言和小作文外,摩根士丹利对宁德时代“超配”评级和目标价格210元(截至20240308价格为158元)的上调,也成为了新能源行情大涨的助推器。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波新能源的行情有没有持续性?毕竟如果从2021年10月的高点以及2022年7月份的次高点之后,新能源阶段性大涨后继续下跌的剧情已经上演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先说为何“最坏时刻”已过,因为光伏指数当期的估值低、市场交易不拥挤、产业端供给过剩预期逐渐缓解。

  从估值的角度看,光伏产业指数PETTM估值自2021年10月份最高点约60x已经回调至目前的12x左右,估值处于历史最低的区间。作为一个仍具成长力的赛道,低估值未必是上涨的理由,但却提供了一个非常高的安全边际。

  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看,公募基金市场对于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在过去的两年内都是逐渐减配的,如果不是新能源近期连续的大涨,市场对于新能源的讨论是极为冷清的。

  而从产业端,近期产业链排产全面提升,根据PV infolink的调查数据,3月光伏产业链排产超预期,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排产环比+4%/+20%/+32%/+62%,部分企业甚至翻倍,反映出下游需求超预期的强劲。所以基本面也是驱动近期大涨因素之一。特别是当前产业链的价格,持续低于0.9元/w的组件价格已经使得全产业链出现亏损,产业出清的速度在逐渐加快,组件价格触底回升随时可能会发生。

  对于光伏的行情来说,虽然估值已经大幅下降,供求格局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但是体现在光伏企业的财报上,很可能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触底。从同比数据上看,2023年Q1光伏装机和上游硅料价格的阶段性冲高,仍然会是一个较高的基数,光伏产业盈利在2024年Q1、Q2的表现可能都无法快速好转,甚至可能仍会进一步下探,届时盈利能力的进一步下滑将有可能影响光伏行情的持续性。

  但是,无论这些不确定性如何演绎,能够确定的是,光伏当前已经处于最佳性价比配置的区间,对于持有者来说也绝非跳车的时机。

搜索